作者:吕世明
来源:电影情报处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统一大市场”发布,新闻联播罕见用2分19分的无人无画面来播报,此次意见发布也被诸多专家和经济学者看成继“改开”和“共同富裕”后最为重要经济改革政策。
当然电影产业作为中国经济中体量占比较小的一份子,其对于整体经济影响较小,但一些政策方针对中国电影和电影产业的影响往往是巨大且潜移默化的,这种影响既会对行业发展产生作用,又会体现在作品并影响到创作和项目的孵化。
进入到一个相对发展的瓶颈期后,中国电影如果没有一个翘板和助力的加持,很难还有大的发展,而且近些年我们也的确想尽各种办法来刺激行业的进步,但收效甚微,那么本次“统一大市场”的改革,对于中国电影会有什么影响呢?
实现更具可能性的整合,
加速院线合并和改革
2018年底,新电影局下发的《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曾明确提出,鼓励影院投资建设,深化院线改革,突出资产联结型院线,鼓励新建和并购重组。
但疫情的影响让院线在新建和并购重组方面举步维艰,按常理来看,像美国仅用10条院线便能掌控和中国数量相近的银幕放映,中国四五十条院线明显是一种资源的重叠和浪费。
根据“统一大市场”的初衷和设想,打破区域的地方性保护和实现更好的资源整合是长期的趋势,那么在改革的初期,所能遭到的阻力和问题肯定是巨大且繁多的,这也是近几年院线整合所面临压力。
沿海和经济发达一二线城市其面临的状况还算好,但三四线地区,院线拓展和新影管公司布局,往往面临着地区保护作祟。一些院线艰难的在某些地区进行深入布局,即便院线和影管公司出于整合区域做大做强的初衷,也会因为一些政策的难落实而举步维艰。
统一大市场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这种垄断,地方的小院线和小影管公司对于行业整体发展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更多是成为稀释水分和增大分母的作用,如果想形成大院线整合,让上游公司能够更好的落地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疫情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它会成为改革的阻碍借口,也会成为改革的催化剂和加速砝码,从近两年疫情的波动来看,上游公司和前三梯队整体的抗击打能力较强,能否借助“统一大市场”的机会有效且快速的整合到一部分优质资源,是他们会否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领先身位的最好时机。
其实近几年在一二线发展趋于饱和的形式下,阻碍大院线深耕三四五的瓶颈在一步步的减小,如果真能在统一大市场带动下,让大院线能够完成更好且无阻碍的布局,对于深度挖掘和向下扩张将有更多的可能性。
减少无效的竞争,
项目的集中度提高